曾经,“平底锅”“手电筒”“浴巾”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三样物品。
(资料图)
现如今它们仨同时登场时,一部轰轰烈烈的言情巨著——《平底锅文学》,便已然在众多网友的脑海中浮现。
娇妻文学似乎正从寻求拜金主义的共鸣,逐渐滑向纯粹的男权至上。二者没有高下之分,却同样在幻想的阴影处,荫蔽着女性对于现实的无力挣扎。
“平底锅文学”,又称“圆房文学”“处女膜文学”,由于其创作者最早在知乎以“平底锅”为网名发布系列作品而得名,后火速风靡于各网络社交平台。
(“平底锅文学”)
作者平底锅老师在无数知乎问答帖下,将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,强行引入自己与“海哥哥”的婚恋故事,既封建到不忍直视,又开放到不堪入目,堪称新一代的“娇妻”传承人。
其中最为经典,也最广为“传颂”的篇章,讲述了平底锅女士与其丈夫“海哥哥”的第一夜。“海哥哥”用重要道具——手电筒,检查了平底锅女士“第一次”的证明,并“看了又看”,“满意得不得了”。这个故事还被平底锅女士改编为多个版本,在数个知乎问答帖下回复。
(“平底锅文学”之《圆房》)
作为久负骂名的“娇妻文学”之一,平底锅文学以旁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封建性突出重围。平底锅老师翻来覆去地强调自己的“处女”身份,讲述“圆房”时丈夫与婆婆对自己处子之身的满意,可谓是“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圆房”。
笑料之余,我们需要追问的是,“处女情结”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为何仍然阴魂不散?面对“娇妻”,讥笑是消解畸形价值观的唯一方式吗?
消费降级的网络娇妻
时光流转,娇妻不变。
从“蒙淇淇”到“徐徐入月来”,再到新晋传承人“平底锅”,都用其堪比网文写手的记述、愈发露骨的文风,构建了一个个“霸总与他的小娇妻”的爱情神话。但细究内容,却发现其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反而一路下沉。
(蒙淇淇的凡尔赛文学)
曾几何时,以蒙淇淇为代表的娇妻们追求金钱与爱情的双重满足,是难过时要“卜先生”订机票陪同去维多利亚港哭的上流阶级叙事。
而在“徐徐入月来”这里,金钱的权力符号逐渐消弭,“真爱至上”的味道愈发浓烈。在其经典名篇中,女主角为爱甘做男友的“爱犬”“纯种小泰迪”,甚至不惜用吃避孕药的方式来证明爱情的甜蜜。
(徐徐入月来的《妙控键盘》)
直到平底锅老师华丽出场,直接来了一出“先婚后爱”,而他们爱情的底色,是格外刺眼的“初夜落红”。
且不论初夜落红的科学性,其背后所隐含的极为不对等的贞操观已然令人难以接受。
“处女情结”源于父权社会下的社会文化制度,一方面象征着男权对女性的彻底征服,是将垄断女人的时间从当下延伸到过去。
从程朱理学的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”,到如今令人匪夷所思的“处女膜修复手术”,对“处女”崇拜的背后,实则是对女性的消费与占有。出于稳固父权氏族、保证其血脉纯洁性的需求,女子被套上“贞洁”的枷锁,以便其供丈夫独享。
(“处女膜修复手术”的广告)
另一方面,“处女情结”暗合着双重的道德标准,是对女性实施的性专制。
与“处女情结”相反,“处男情结”在社会生活中甚少被提及,甚至处于神隐状态。在“平底锅文学”中,作者带着处子之身嫁给二婚的丈夫,在以此为傲的同时,丝毫不在意丈夫的性经历。作为规则制定者的男性,此时却游离于规则之外,堂而皇之地拥有着对女性道德审判的权力,不免令人嗤笑。
(“平底锅文学”)
由此可见,娇妻文学似乎正从寻求拜金主义的共鸣,逐渐滑向纯粹的男权至上。二者没有高下之分,却同样在幻想的阴影处,荫蔽着女性对于现实的无力挣扎。
正如烽火台上的褒姒被责骂为红颜祸水之时,乡间呱呱坠地的女童或许也正被冠以“赔钱货”的贬称,二者殊途同归。娇妻文学的不断下沉,与其说是从商品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倒退,不如解读为不同阶层的女性迎合男权社会的差异化表征。
女性价值何去何从
有意思的是,平底锅老师并非完全处于两性地位的蒙昧状态。
在知乎问答帖“什么时候你感到女性依旧地位很低”中,我们再一次找到了平底锅老师的踪迹,她将“不许有婚前性行为”“在家要听老公的话”都写进了回复中。
而网友猜测的“平底锅”小号——“爱上渔夫的鱼”,其网名则正迎合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故事模版。
(平底锅老师的回复(作者已改名))
那么,一个生理上的女性,在意识到自身地位时,何以成为处女膜的崇拜者、男权秩序的拥趸者呢?
正如波伏娃所言:“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,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,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,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;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;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,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。”
在女性的成长历程中,无需自欺欺人,甚至无需男性的劝服,便有千万种声音在将其拉入依附者的深渊。
以平底锅老师为代表的女性,对处女膜的崇拜就来源于家庭与社会所灌输的从属观,将自身的价值与性价值挂钩。
(“平底锅文学”之《手指嬉戏》)
这在平底锅文学的名篇——《手指嬉戏》中,便可见一斑。
与丈夫闹矛盾后,无需男主人公的言语,婆婆、妈妈两位女性角色便已然代行了男权的规劝,让拒绝承担“性价值”的平底锅心甘情愿地履行自己的“女性义务”。而作为过来人的婆婆一角,理所应当地将自己曾承受的压迫,交接给儿媳,恍若一位天然的父权捍卫者。
另外,在《圆房》篇中,第一次过后丈夫奖励其的六万块钱,则更加赤裸裸地展现了对女性价值的物化。
更可怕的是,娇妻们沉醉在这样的向下的极乐中,甚至引以为豪。
在传统的社会规范中,男性是高高在上的凝视者,女性承载着男性的欲望。为了争夺求偶的资本,努力迎合男性的审视成为娇妻的常态。
尽管从表白时的强吻戏码,到丈夫用手电筒对其“处女身份”进行检验,都显示出这段情感关系的强烈不对等,但自愿沉沦的平底锅老师仍然坚定地选择拥护男权社会规范。
(“平底锅文学”)
平底锅老师除了炫耀式的“娇妻文学”,还带着污名化“非处女”的隐性骄傲。在其文章中,数次从丈夫、婆婆、自己的角度强调自己是“黄花大闺女”且“洁身自好”,而自己备受珍视的前提则是丈夫前妻的“非处”。
平底锅老师将人生的意义寄托于处女身份所赋予自身的“荣誉感”,更多的娇妻则用男性的宠溺或金钱来佐证自身的价值。
而这些娇妻文学中所构建的两性关系,与霸道总裁文学类似,女性均悬置于“他者”的地位,社会情感劳动的性别分工极不平衡。
这种无异于“雌竞”的文字,在无视自身处境的同时,也在卑鄙地压榨其他女性的生存空间。
“平底锅们”背后的“隐身霸总”
但是,面对层出不穷的“娇妻文学”,一味站在宏观层面对平底锅们进行道德指责,是否会忽略其个体的喜悲?
纵观平底锅的成长故事,不难发现,她的“跛足”“晚婚”都是其自卑的根源。透过文字,我们似乎能够刻画出一个拥有着缺乏关注的童年、封建顽固的家庭的中年妇女形象。
就像曾经为靳东着迷的中老年阿姨粉,与“假靳东”的互动,仅仅是她们一地鸡毛生活的出口,是无人在意的情感寄存。
(爱上“靳东”的阿姨)
正如网友所言,我们宁愿相信平底锅文学是真实存在的中年爱情,也不愿其背后隐藏着一位不幸的中年“房思琪”。
如果筛去平底锅文学中难以下咽的浪漫佐料,那便是一场赤裸裸的婚姻悲剧。纯粹被性化的妻子、录私密音频的丈夫、窥私欲极强的婆婆,一切好笑的事例都成了悲情的现实。而作为被压榨的对象,现实中的平底锅女士只能用自我PUA的方式,用爱情来美化一切。
(网友评论)
在狂欢式的嘲讽过后,我们无从了解女性背后的生存困境,反倒将其背后渴望娇妻的男性隐身。
或许,每一个娇妻的背后,都有一个隐形的“霸总”。
“处女情结”的拥有者——“海哥哥”没有被架上审判的高台,既享受了独占女性的快感,又无需亲自面对道德的指摘。
娇妻与霸总,本是一体共生的二元结构。然而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,“娇妻”似乎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义词,“霸总”却仍然以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,游走在被追捧和被嫌弃的边缘。
(令人上头的“霸道总裁文”)
同时,由于“平底锅文学”叙事的爹味属性,让网友不由得猜测平底锅女士是否真实存在,又或许她的故事仅仅是为了迎合男性主宰的价值观编造而成。在其背后,是否藏匿着一位幻想成为故事中“霸总”的反串男性?
因此,嘲讽“平底锅”为代表的封建娇妻,固然可以表达对两性不平等的不满,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忽视隐身在其后的“霸总”。
没有需求,就没有市场。掐断男性对弱势女性的需求与幻想,未尝不是打破供给需求的根本之道。
标签: